前一陣子朋友打來問我有關北海道旅遊的事情,我才想起去年的北海道之旅寫了幾篇就沒下文了(金害)。眼看距離北海道居然已近周年,我得加快腳步趕工,好讓朋友及讀者參考參考。
這次去北海道的事前準備功課,多數時間是花在行程的安排、租車、住宿點的選擇、與旅行社的接洽、同行朋友間的聯絡溝通等。等到主要的事情靠一段落後,我就沒有再去仔細研究行程點裡的種種細節,例如哪裡吃、哪裡買等,一切等上路再說。
這跟以前是非常大的不同。以前總是會針對要去的地點想盡法辦法蒐集網路、書籍上的訊息,找到哪裡有非吃不可、非買不可的資訊。但或許是這一年來的心態轉變,當重要的行程安排、交通住宿都搞定後,我就已經懶的再做什麼功課了。只管拎著一本託朋友在日本買的北海道2009旅遊書,到時再看著辦!
在從新千歲機場往札幌的電車上,大夥不自覺開始討論北海道的第一個晚餐要吃什麼。日文代表很想吃啤酒工廠的螃蟹吃到飽,但沒拉到什麼票數。最後居然是拉麵勝出。
八年前的北海道行,我們已經吃過拉麵街,以及當時鼎鼎大名的計時台拉麵店,所以這次改去札幌車站旁ESTA百貨大樓10樓的拉麵共和國。
根據這次的行程,第一天是唯一有空檔可以血拼的時間,而且是在札幌。車站附近百貨公司商店林立,逛完餓了,拉麵共和國就在附近,很方便。
在北之拉麵物語中將拉麵視為激烈競爭的戰場,將北方大地構想為由札幌國、旭川國、函館國及釧路國四大天王割據,加上帶廣國及根室國的加入,於是組成了拉麵共和國。
拉麵共和國裡有八家拉麵店,競爭相當激烈。共和國內並設置投票處,每個月由顧客票選出當月的拉麵王,並且成為拉麵共和國的元首。投票還分別就「旨」好吃、「美」好看、「歡」好滿足三部份記分,以及總計的「拉麵王」。
↑拉麵王
↑位置圖
共和國裡走懷舊風,呈現屬於舊時北海道街道的風味。
我們逛了一圈後,就挑了招呼熱烈、感覺順眼的梅光軒。後來才發現它常常得到拉麵王的頭銜。
在日本,不管走到哪,無論喝咖啡吃拉麵咖哩生鮮,店家提供的都是冰水,或是一壺壺的冰水直接放在桌上。素的,有冰塊的水。他們不流行去冰,溫水這回事。
↑牆上掛著昭和44年的梅光軒老店照片
日本的拉麵店設計很多會沿著吧檯設置坐位,或像梅軒這樣刻意拉出一圈,旁邊再擺幾張可供多人坐的桌椅。猜想,可能是為了服務方便,或者是給獨自用餐者無須與人併桌的體貼。
↑菜單
↑朋友點的限量"黑"味增拉麵
我點了醬油拉麵。光喝湯,就令人覺得舒服。那種"又在日本"的感覺,立即從資料庫被翻找出來。
日本拉麵湯頭普遍上口感濃郁,移植到台灣時,為了適應在地脾胃,多少都調得淡些。
梅光軒的湯頭濃郁有味,使用不含防腐劑的自製麵條,讓我吃的很滿足。
↑附了半顆溫泉蛋
不免俗的,我跟朋友點了日本人很愛的煎餃試試。還可以囉!
飽足一頓後,我們順便在ESTA逛逛。在其中一間小雜貨店裡發現台灣公賣局的荔枝酒!
我怎麼都不知道公賣局有出這款酒啊!
在哪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