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自從N年前在大阪的阪神百貨地下街吃過甜不辣後,我就對日本的甜不辣難以忘懷。

不過這東西到底該稱呼甜不辣還是天婦羅呢?

日文てんぶら的念法,跟甜不辣或天婦羅都差不多。但是,在台灣這兩種東西的認知是不同的。

 <---在台灣,外層裹炸粉或麵包屑油炸的,就像這個圖的炸蝦,被稱為是炸蝦天婦羅。

而置頂的第一張照片,被稱為甜不辣。

根據網路維基百科

天婦羅在日本關東與關西其實指兩種不同的東西。關東的天婦羅為一種魚貝類或蔬菜等裹以小麥粉與蛋汁,並油炸的日本料理,在臺灣多直接寫作天婦羅,一般祇在餐廳中販賣。

關西的天婦羅為一種魚漿油炸食品,關東稱之薩摩揚薩摩揚げ)。臺灣與關西相同,夜市中的天婦羅攤販就是薩摩揚。但避免與前述之天婦羅產生歧義,音譯的甜不辣亦常見。

(連日本也有不同的稱法!)

為了讓大家在腦中有統一的畫面,就讓薩摩揚=甜不辣吧!

在札幌車站旁,就有間大丸百貨。往常在日本進入百貨公司時,常會流連於服飾區,礙於這次旅費有限,快速瀏覽過2樓的服飾,發現都不是我能下手的價格。於是當機立斷捨棄2F,把握時間,直奔地下一樓的食品超市區。

隨著手扶梯往下,迎面而來的就是京都嵯峨野竹路奄的攤位,攤上擺著一盤生わらび餅(厥餅),心想那會不會是試吃的,但盤上的餅切的又很大,不太像試吃的份量。湊近一看,旁邊堆著一個小山的牙籤,觀察旁人的動作,對啦,試吃的!

不像台灣的試吃品,能切多小就有多小,日本人在這方便果真有大氣風範,賣怎樣的大小,就讓你試吃同等份量,光這點就值得稱讚。

生わらび餅是用厥粉加水和砂糖弄成糊狀,再冰鎮凝固成糕,待要吃的時候,切成小塊再撒上豆粉。

朋友買了一盒黑糖口味,正好做為我們晚上的下酒"菜"。



離開竹路奄拐個彎,就看到飲醋專門店,各式各樣不同水果的醋飲品,架上擺放著一整排,簡單略帶設計感的瓶身,光看就令人賞心悅目,購買衝動慾指數立刻提升。(<----忍住忍住,才第一天,又是瓶瓶罐罐,要忍耐。)

跳過吸引人的醋飲店,我快速走過幾個攤位,希望在人群中找到同伴,就在專賣酒區找到湯圓姐妹花;湯圓妹這次有備而來,正在一瓶一瓶大吟釀中仔細研究。隨意瀏覽一下日本酒區,再與湯圓妹討論一下,我決定把購買大吟釀的重責大任交給她,他買什麼,就多幫我買一瓶就對了。

時間寶貴,地下一樓寶藏何其多,不能在一個攤位上逗留太久。

離開酒區,看到了什麼廣東廚房、上海饅頭店,跳過跳過,這些個等到去了大陸再說,「我要日本貨!」心裡OS著。

而我就在某個通道上,看到了這個朝思暮想的甜不辣!

這家かま栄櫃子裡的甜不辣(揚げかまぼこ),油亮金黃,個個似呼喊著"吃我吃我"的呼喚,讓我腳步不由自主的往櫃上靠近。

即使看不懂標籤上的品目說明,依舊不阻礙我購買的行動;鎖定了其中一種,並參考前一個人的購買選擇,就拿出我的手指頭,指出我想購買的種類及數目;櫃檯小姐也很聰明的判斷我不會日文,就拿出計算機按出金額。她依舊禮貌的把東西遞給我,並說了些日文。不管她說什麼,這時最重要的就是說出我會的第一百零一個日文單字「謝謝」。

日本人鮮少有人邊走邊吃,所以即使甜不辣的誘惑不斷,還是得忍住,找到適當的地方再開戒。

繼續在地下街挖寶,走到了那令人眼花撩亂、心迷意亂,不知該在哪一櫃停留的甜點區。事後對照旅遊書,才知道舉凡北海道有名的甜點蛋糕店,這裡大概就囊括了大半,六花亭、柳月、北菓樓、札幌農學校、石屋製菓(白色戀人),這裡都有。(下次不用跑半圈北海道,要買北海道甜點,來這就對了!)

原本想在某間店(沒有漢字非我能力所能形容)買個誘人的泡芙,但前一個先生花了不少時間選購,專櫃小姐又要跟他禮貌的543,眼看集合時間在即,我只好忍痛放棄,匆忙的在某個專櫃買了下面這個。

外型像銅鑼燒,不過口感卻是柔軟的蛋糕,夾著不膩的奶油內餡,真正是隨便買,隨便好吃啦!

終於來到賣場的角落,靠牆擺著供人休息的坐椅,還等什麼呢,趕緊把甜不辣拿出來;一口咬下,那熟悉的美好滋味全回籠,軟Q軟Q,魚香滋味足,還能用什麼言語形容呢,就是讚!完全是台灣吃不到的美味啊!

即使如此珍貴難得,久久才能吃上一回,我還是跟朋友分享手中的甜不辣。(我是好人....

不用三星名店,或精緻頂級的生魚片,僅僅這庶民小吃,就已成為旅途中的回憶與思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gelp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