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個星期姐姐回台探親,忙著當司機+導遊+作陪的我,忙的沒什麼時間坐下來po文,空閒了兩個禮拜的部落格,終於能來澆灌一下;也因陪伴姐姐的行程,有了更新的主題。
早在那櫻花初開的時刻,就躍躍欲試想上阿里山,不過一直沒喬出時間及人馬。一直等到姐姐回台前一星期,臨機一動或許她有興趣,於是乎趕緊連絡、敲時間、訂房,也為了搶搭最後一班櫻花盛開的列車,日期就選在姐姐回台的隔日,真是猛阿!
隨著清明時節的雨紛紛,對於櫻花其實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,而且姐姐對於日出的興趣高過櫻花,所以只要能看其中到任何一個,都算達到此行的目的。
聊到三點才睡的我們,面對八點多就要出發的行程,對還在時差中的姐姐,自然沒什麼問題,原本她還落話說要睡到自然醒,我卻猜她沒那個本事;果真,清晨五點多,就爬起來幫媽媽做壽司!要當司機的我,可是用著咖啡加意志力撐完全場,套句諺語:愛玩卡慘死!
這次預定的行程是:省18號公路 --> 奮起湖 --> 阿里山 --> 櫻花、祝山日出 --> 隔天四點前回到台中
嘉縣169縣道,由省18往奮起湖途中,雖然看起來像要下雨,幸好老天賞臉,雖有多雲,但還是有太陽,偶爾飄個毛毛雨點綴一下而已。
遠眺畚箕湖~奮起湖
奮起湖車庫裡的老火車
原本來奮起湖的主要目的是要趕搭小火車,讓姐姐體驗從奮起湖到阿里山之間,小火車走之字形碰壁的特殊經驗,但最後還是沒趕上,所以就悠閒的遊遊奮起湖吧!
帶著幾乎像觀光客的姐姐,老街是必去的景點之一。雖說實際上,我不是很喜歡所謂的老街(範圍涵蓋全省),一則人多,一則這些老街都失去原有的風味,假日時簡直像夜市的翻版,一點也沒有"老"的痕跡。不過相比之下,奮起湖的老街算是還有點古味的。
在街仔上,看見這台包山包海的"流動市場",生鮮魚貨全都有。從以前挑著擔子的,進步到現今的大卡車,"流動市場"活生生是歷史進程的見証。
來奮起湖,當然要來個鐵路便當,雞腿排骨竹筍滷蛋,十足古早味!
老街裡好幾攤在賣愛玉,心裡納悶著這裡盛產愛玉嗎?(上網一查,原來附近為傳聞的愛玉發源地,請參考補充。)
這家店的老板娘熱心介紹愛玉子,及店裡展示的小顆愛玉子,我們當然得光顧一杯,加了檸檬的愛玉,真是飯後的好點心。
懷舊的彈珠汽水瓶及郵筒
離開老街,離開人群,我們往森林生態步道走去。途中先繞去看看百年台灣肖楠樹林,再回到道路,走半圈的生態步道。這個步道四年前即走過,此行也算重溫。
才稍稍幾個轉彎,就沒有了遊客,取而代之的是當地村落的樣貌,及林間的寧靜。
颱風草預告今年只有一個颱風,就看準不準囉!
生態步道鋪設的十分方便寬敞,與山下已開始有點夏天的氣候相比,走在林間,空氣清新,涼爽舒服。雖我們走的方向恰好是上坡,坡度不太抖,走來也算輕鬆。
離開奮起湖,我們繼續往前行......待續>
補充:愛玉發源地之由來
過土地公廟,往太和方向,約二百公尺處,傳聞為台灣民間消暑極品愛玉之發源地。 原來,昔日有一來自朴子的賴姓人士在古道上的大區販賣茶水。有一天,賴氏因勞累想在溪澗掬水飲用,卻發現小水潭凝固成膠狀,他試著淺嚐,口感軟而微酸,回家後消暑退火。賴氏後來發現是樹上掉落的「樹籽」,於是試採回家以糖水製成飲料,並以女兒「賴愛玉」之名,在茶水攤販賣。路過之人喜愛這款新發明的水果飲料,日後更傳遍台灣各地。 目前故事發生的地點,已經是一片濃密孟宗竹木,只留下一堵石牆,以及疑似昔日茶水攤的小平台,附近還有幾座古墓遺跡。
旅遊日期:2008.04.09